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 > 民间动态

又是一年中秋至 月光旖旎照故里

发布日期:2020-06-11 浏览次数:

秋风起,月儿明,又是一年中秋至,月光旖旎照故里。

“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”沧海桑田,瞬息万变的是周围的世界,亘古不变的是天上的明月。

我们头顶的那一轮明月,千百年前曾经照亮过边关的夜空,戍边的丈夫思念着家中的妻儿,远征的男儿想念着家中的老母。千百年后的今天,我们头顶的这一轮明月,正照亮着城市的夜空,工作生活在此的人们用万家灯火、车水马龙诉说着国泰民安。

每逢中秋就“刷”月,古人也不例外,文人墨客更甚。苏轼的一曲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,惊艳了时光,温柔了岁月。中秋夜,张九龄把烛火熄灭后,披衣徘徊,陷入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的沉思。漂泊无常的王安石,这一天只能在瓜州渡口望月长叹“,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”。

从古至今,翻阅一些与中秋有关的大家名作,不难发现这轮明月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,以及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。

吟诗赏月

唐朝是个特别爱好月亮的朝代,当时的上流社会时兴八月十五赏月,且与团圆、乡愁有着绵密的联系。至中晚唐,中秋赏月已是全民习俗。

中秋赏月,不少文人雅士喜欢游历于山水之间,借景抒情。但对好酒的李白来说,此等佳节,倒不如在庭院的石桌上备一壶老酒、弄两碟小菜,伴着满院的花花草草对月独酌。此情此景,岂不快哉!

对月吟诗

酒到深处,情已至。清冷的月色下,纵然身边没有一个亲朋相伴,又有何妨?豪迈的诗人举杯邀月,再加上地上的影子,变成了三人同饮。一口气豪饮数杯,百般思绪连同酒气一起涌上心头,才气逼人的诗人脱口而出,“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”

不知不觉,壶已空,人也微醺。罢了罢了,洗洗就睡吧。然而身子虽躺下,脑海里仍一片清明。只见窗前有一束明亮的月光倾洒在窗户纸上,仿佛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。诗人不经抬起头,透过窗望向那空中高悬的明月,心底深处有根弦忽然被触动了,不由低下头陷入沉思,不知远方的家乡又有怎样一番光景。越想越睡不住,诗人所幸从床上一跃而起,带着尚未散去的酒气,在书桌上挥毫泼墨,留下一首以《静夜思》为题的传世之作: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

如果说唐朝的八月十五是一个赏月节,那么到了宋代,中秋赏月的风气则达到高潮。中午聚众喝酒,晚上通宵赏月、游街,丝竹之乐通宵奏响……这个朝代的中秋节相对更接地气,无论是权贵还是布衣,都积极参与其中。要论宋代的中秋佳作,仅抬出大文豪苏轼一人,就可秒杀一大片。

又到中秋佳节,距离上次见到胞弟已有七年。与几位友人小聚,酒足饭饱后,没多久大家就纷纷各回各家。当人群散尽之后,屋子顿时变得空荡荡,老苏的内心愈加落寞。月圆人未圆,何时能跟胞弟一起对着月亮把酒言欢、互诉衷肠啊?越想越伤感,诗人又给自己斟了满满一杯酒,遥敬月亮,而后一饮而尽。

此时,心中生起百般惆怅,何以解忧?那就来一首。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让老苏想不到的是,这首即兴的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竟成了历代中秋词中的绝唱,尤其这句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更是成为经典中的经典。

祭月拜月

据说,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、拜月之俗,《周礼》中载有“中秋夜迎寒”“秋分拜月”之俗。五谷丰登的时节,人们为了答谢神祇的护佑在中秋节举行祭祀活动,称为“秋报”。

中秋食盒

后来,祭月逐渐为赏月所替代。据悉,东晋时,高士谢尚、袁宏于中秋之夜泛舟江上吟诗赏月,因此有了“牛渚玩月”这一赏月佳话,引得时人纷纷效仿。到了汉朝,祭月风尚已逐渐形成,但这个时期的“中秋”并没有成为固定的节日。

明清时期,中秋开始成为“大节”,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。在《红楼梦》中,有多处描绘了大观园热闹的中秋夜。晚宴结束后,已是月上柳梢,贾母领着众人前去赏月作乐。“当下园子正门俱已打开,吊着羊角灯。嘉荫堂月台上焚着斗香,秉着风烛,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。邢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。真是月明灯彩,人气香烟,晶艳氤氲,不可形状。地下铺着拜毯锦褥。贾母盥手上香拜毕,于是大家皆拜过。”透过字里行间,不难发现当时大户人家对中秋节的重视,满满的仪式感。

作为一种节庆活动,中秋节在乌伤大地上也有自己的特色,且有迹可循。据《义乌市志》记载,“中秋赏月中秋节,通常以月饼馈赠亲友。稠城老住户,咸以香柚插香点燃挂于门楣。50年代前,城乡处处于夜晚赏月,放水果、月饼、桃酥于米筛,月上陈于庭,所陈之物都插上清香。多家聚集一处,儿童月下玩耍,夜深方散。又为各姓宗祠秋季祭祖之期。新俗仍尚吃月饼、赏月,又尚吃鸡肉。”

自制咸味馅的汤圆

“每次都会吃现做的咸馅土汤圆,饭后公婆会拿出准备好的‘香球’,将其点燃后悬挂到屋外走廊处,再在竹编的米筛上摆好石榴、月饼、苹果等果盘和糕点……”40多岁的冯英说,没特殊情况的话,每年中秋他们跟大姑子一家都会到赤岸的公婆家一起吃晚饭,桌上菜肴丰盛的程度跟过年差不多,晚饭后全家一起“拜月”。

“香球”

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中秋节与春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一样备受国人重视。2006年5月20日,中秋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;自2008年起,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。

美食月饼

直到宋代,中秋作为岁时节令才正式形成并在民间盛行。有专家认为,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,并出现了节令食品——月饼。

有媒体报道称,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“团圆”之意的朝代是明朝,当时的月饼很是受欢迎。沈榜在《宛署杂记》中曾提到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:坊民皆“造月饼相遗,大小不等,呼为月饼。市肆至以果为馅,巧名异状,有一饼值数百钱者。”

唐朝的中秋,不仅流行赏月吟诗,坊间还有被人津津乐道的传说。据说,有一年八月十五,唐玄宗与杨贵妃正赏月吃饼。忽然,皇帝突发感慨:“胡饼,胡饼,饼虽好吃,名字难听。”善解人意的杨贵妃想了一会儿,指着天上皎洁的月亮说道:“中秋,赏月,吃团圆饼,不如就把这种饼称为月饼吧!”皇帝闻此言立刻拍手叫好,下令把这种带馅的小胡饼称作月饼。

到了清朝,宫中的月饼则是按照皇家人口来制作的,做得又大又圆,称之为“团圆饼”。

“流行至今的各式甜馅月饼,旧称‘启酥’。另有一种于1949年后失传的月饼,为米粉做成的圆月形薄饼,直径约15—20厘米,色白,不咸不甜,周边圆圈略高,可插清香,中部低平,有彩绘,专供赏月,也可以吃。背部有衬纸,旧传,元朝末年,义乌民间为消灭元兵,月饼背后有衬纸,印有‘八月十五(向乡间元兵)一齐开刀’字样,传递灭元信息。”这是《义乌民俗》中关于“八月十五”的部分表述。

精美月饼

正如端午吃粽子、元宵吃汤圆,阖家团圆吃月饼已成为中秋节的“常规操作”。近些年来,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这个老传统也发生了很多新变化。

在月饼馅方面,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豆沙、莲蓉、五仁等传统口味,而是倾向于“尝新”和“求异”,比如流心蛋黄、麻辣小龙虾、榨菜肉丝、流心水果、冰激凌等等,甚至还推出了中药材为主的养生月饼。除口味外,“轻油”“轻糖”的“健康月饼”也开始抢占中秋月饼市场。在月饼的外包装上,一改过去礼盒“里三层、外三层”的过度包装,而主打“简约而不简单”,设计上愈发清新时尚,有些还融入文创元素。

还有一个变化是,除了“私家订制”外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自己制作月饼。如今在城区,组织开展做月饼、送月饼活动几乎已成为每个社区中秋节的“既定节目”。义驾山社区召集志愿者制作手工月饼送给外卖小哥尝鲜;银苑社区邀请辖区居民代表与部分商户齐聚一堂做月饼……连日来,不少社区因地制宜,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庆中秋做月饼活动,让更多新老义乌人以及外国友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诚意和暖意。

其实,无论哪种传统习俗、哪种庆祝形式,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有识之士指出,在继承中不断创新的中秋节,不但可以延续和激活历史传统,还能涵养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。只有将古老的节日文化内涵融入现代生活,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才能焕发与时俱进的生命力。